早在18世紀人們已從膽石中發現了膽固醇,1816年化學家本歇爾將這種具脂類性質的物質命名為膽固醇。膽固醇廣泛存在于動物體內,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,在腎、脾、皮膚、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。
對于人體而言,膽固醇非常重要,它是形成膽酸、構成細胞膜和合成激素的重要物質,但是膽固醇也不是越多越好。
如果身體里的膽固醇過多,就會導致高膽固醇血癥,時間長了,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,因為膽固醇會在血管壁上沉積下來,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。
過多的膽固醇還會在膽囊里沉積下來,形成膽囊息肉或膽囊結石,如果在肝臟上沉積下來,還會形成脂肪肝。
如果年輕的時候不控制,到了年齡大的時候,高膽固醇血癥會更加危險。
可是提到膽固醇,很多人都會說,少吃點豬肉就行了!
的確,人們習慣把膽固醇與豬肉聯系在一起,認為豬肉才是膽固醇的大戶,看看豬身上的肥肉就知道了,用豬皮煉的油,冷卻下來,白白的厚厚的一層,那可都是膽固醇??!
但是要告訴大家的是,其實相對于豬肉,真正的膽固醇大戶是以下五種。
第一,動物大腦
如豬腦、牛腦和羊腦等,含有的膽固醇都很高,每100克豬腦當中含膽固醇2571毫克,羊腦2004毫克,牛腦2447毫克。由此可見,豬腦堪稱是膽固醇含量之王。萬幸的是,現實生活里,愛吃動物大腦的人不是特別多。
第二,動物內臟
雖然動物大腦愛吃的人不多,但是動物內臟就完全不同了,豬腎、豬肝、豬肺、豬脾、豬腸或牛、羊、雞、魚等動物的內臟都是大家的最愛,醬爆肥腸、蔥爆肝尖、韭菜豬肝、爆炒豬舌、山藥豬肚湯、爆炒豬心、芝麻醬拌腰花、豬肺湯、香辣豬肺、小米椒拌雞胗、辣炒雞心、水煮雞肝等等,太多與動物內臟有關的菜肴了,可是你知道嗎,動物內臟里同樣含有較多膽固醇,大致含量是每100克內臟含200-400毫克膽固醇。
第三,蛋黃
雞蛋包括蛋白和蛋黃,蛋白顧名思義主要以蛋白質為主,這對人體是有益的,但是蛋黃,除了含有卵磷脂以外,還含有膽固醇,一個雞蛋(以50克計)含膽固醇292.5毫克,所以吃雞蛋的時候,蛋黃的攝入量要控制,特別是很多人本來就有心腦血管疾病,吃蛋黃更要注意了。
2021年2月,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和食品科學學院章宇、焦晶晶兩位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醫學刊物《PLOS Medicine》發表一項研究,該研究容納了美國NIH-AARP飲食與健康研究從年齡在50-71歲共521120名參與者中采集的數據,其中女性占41.2%,在長達16年的隨訪調查中,研究人員采集了參與者們的飲食數據,期間129328名參與者死亡。
研究結果顯示,只吃雞蛋清和堅果、豆類等雞蛋代替品的人群,呼吸系統疾病、心血管疾病和癌癥風險分別下降20%、3%和8%,這表明雞蛋清對疾病風險和死亡率有積極方面的影響。該研究還發現,人體每天額外攝入的膳食膽固醇,每300毫克都對應著19%的過早死亡風險、16%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24%的癌癥死亡風險。每天額外增加半顆雞蛋,全因死亡率升高7%。
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》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吃0.5~1個雞蛋,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,可以只吃蛋白,不吃蛋黃。
第四、動物油
奶油、黃油、羊油、豬油、牛油等動物油脂中含有較多膽固醇,所以在選擇食用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,最好選擇植物油,避免攝入過多膽固醇。
另外,有些食品制作的時候會使用大量的動物油,比如奶油蛋糕、豬油拌粉等,在選擇這些食物的時候,也要注意。
第五,貝殼類
鮮貝、赤貝、牡蠣、扇貝、鮑魚、蛤蜊、螺類等通常含有較多膽固醇,大致含量是每100克含有100-200毫克膽固醇,雖然貝殼類含有的膽固醇含量比較高,但是這類食物比較昂貴,屬于較為高端的食材,而且資源有限,所以消費量不大。
愛華網本文地址 » http://www.northamptonoutdoorpower.com/a/0226/90404.html